2023年02月06日 来源: OEM代加工网
大年初二、初三,和龙边境经济合作区管辖的21家服装生产及配套加工企业全部开工。在服装加工产业园,各企业车间里的电动缝纫机欢快地跳跃着,奏响了属于轻工纺织业的新春交响乐。工人们拿着手里的布料比量、裁剪、缝纫……在智能节拍流水线上,每个人都在全神贯注地忙着手里的活计。
和龙市欧展服装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效率且精益求精的服装加工企业,加工品类包括羽绒服、棉服、夹克、品牌休闲裤等。为了赶年后需出货的一批订单,总经理冉陈东和员工们春节只休息了两天,在喜庆的节日里紧张忙碌着。年前公司从江苏、广东等地购进了一批面料、辅料,按照月生产7万余件的进度,这批货可以满足两个月15万件的生产需求。经过打版、敲定工艺等程序后,开始了规模生产。在1楼的裁剪车间,一大块面料经机器裁剪后进入下一个工作台,工人们为裁剪好的面料张贴上编号,从这里开始,即将成为衣襟、袖子、口袋等部位的每一块料都拥有了自己的“身份”。在2楼的车缝车间,流水线上紧张有序,一块块面料在这里被拼接缝纫,走过各条流水线,一件件衣服也初具雏形。在3楼的后整车间,每一件衣服都会拥有自己的吊牌,经过仔细的逐一质检后,即可成批的装箱发货。
技术总监周玉随手拿起两件刚从生产线上下来的功能性工作马夹,这款马夹的后背上可以配装充电宝,两侧的圆孔用来安装微型空调,“圆孔的直径是8.8厘米到8.9厘米,允许的误差范围是0.1厘米,必须要准。”对比作业指导书上的标准尺寸,她逐个部位检查,“这批马夹做好后,将通过大连的外贸企业出口到日本。”因为认真且负责,该公司获得了比音勒芬、雅戈尔等国内外多家知名服装企业的青睐,其中不乏被指定为唯一代加工企业的大额订单。
和通(和龙)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主打羽绒服生产的服装企业,与海澜之家等知名服装企业常年保持合作,2022年共生产了96.6万件服装。总经理万珂君带记者在偌大的车间里一边走一边介绍,12月到3月主要是做国外的订单,目前加工的是经山东、浙江等地的外贸公司,销往欧美国家的羽绒服、棉服。国内的订单则集中在4月至11月,“做完手里的外贸订单,紧接着国内的订单就会来了。”她满怀期待。
对于服装加工企业的未来走向,冉陈东同样充满自信,“挑战与机会是并存的,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我们的优势在于产能稳定、质量稳定、货期稳定,合作区良好的营商环境也让我们能彻底放下包袱。”
据边合区企业服务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边合区共有14家在运营的服装加工企业和7家配套加工企业,其中延边三欧服饰有限公司2022年完成纳税700多万元。延边九星服装有限公司年产值达到了1.34亿元,拥有的自主童装品牌康衣儿、鑫贝儿,被列为中国童装十大品牌。延边弗劳思制衣有限公司的自主创新品牌,更是极大提升了产值效益和品牌影响力。未来,和龙市的服装加工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据了解,按照发展规划,边合区将力争在5年内打造百亿级服装产业集群,重点引进国内服装知名企业和品牌,同时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打造东北最大的服装加工基地和吉林省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平台。
来源:延边晨报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