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5日 来源: OEM代加工网
花840元买了6盒药
昨日,赵女士讲述了事件的经过。2008年8月份,她在家门口看到一则通知,称8月24日在湖西街道建工社区,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主办健康科普宣传活动,现场为中老年人免费体检,并邀请省内著名专家亲诊。
赵女士身体一直不好,当天她做了免费体检,结果是,血脂和血粘度等指标都超高。坐诊专家建议其马上治疗,并推荐承办活动的长春市伯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脑络通胶囊。同时,对方承诺可以签订无效退款协议。
“我一想,试试也不错,病好了才是关键!”于是,赵女士就花840元钱买了6盒(买5赠1)胶囊,回家后每天按时服用。
半年后发现病没好
2009年2月28日,赵女士再次发现了一样的活动通知,主办和承办单位都没有变,于是,她和丈夫又来到了社区免费检查身体。但是检查的结果让她大吃一惊,与半年前基本一样。
“大夫,你卖的这种药也不好使啊!”听到赵女士的质疑,长春市伯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马上将赵女士拽到一边,说再给赵女士拿两盒药。
“我都吃半年了,病也没好,这两盒药我不要,要求马上退款!”赵女士据理力争。现场的工作人员经过商量后称,3月2日给赵女士答复。
“3月2日,我给他们打电话,他们却拖着不办,说是退款得跟领导商量……”赵女士的丈夫气愤地说,最后对方竟然不接电话了。
“不退款是因没到日子”
8日下午,记者与长春市伯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郑姓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他承认了赵女士反映的这件事。
郑某表示,2月28日,公司是来到这个社区进行复检的,赵女士用药之后效果不是很好,要退款,当时他们答应3月2日给她明确答复。
“我们给她的答复是3月25日一定退还药款,因为退款这件事得走一定的程序。”郑某称,他们以前也给其他患者退过款,对于赵女士这件事,他们一定会按照协议的规定,在25日全额退还药费。
链接
卫生部2002年就出台有关规定,为杜绝“义诊不义”的情况,组织单位在开展义诊活动前,需向义诊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卫生部提醒,区别是否真正义诊的方法是:如果义诊者推销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那么,义诊者的身份和义诊的合法性十分可疑,群众可据此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举报。另外,参加义诊进行医疗、预防、保健咨询活动的人员必须具有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须佩戴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统一印制的胸卡。
上一篇:中老年人注意看病的四个误区
下一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