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T恤 卫衣 普通食品 成人保健 普通饮品 休闲裤 内衣

“一洗黑”现在真是黑了!!!

2014年04月25日  来源:化妆品网  OEM代加工网

一、事件回放

    1、央视曝光

    1月4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部分“一洗黑”洗发水实为添加了对苯二胺的染发剂,部分产品甚至添加了三致物质“间苯二胺”,消费者在使用后出现了严重的过敏现象。相关链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揭开“一洗黑”洗发水真相》

    2、各地围剿、彻查

    央视每次的曝光就如同全国动员令,卫生、药监部门不约而同的展开全国清查行动,不光是央视曝光的“三姿化妆品公司”的产品、“首领、美度藏王、温达美源神奇、首邦防脱”等四种一洗黑产品,几乎所有带有“一洗黑”字样的产品都被紧急下柜、彻底清查。

    3、“一洗黑”所有厂家恐受“株连”

    由于“一洗黑”产品涉及到民众的日常消费与身体健康,公众容易“恨屋及乌”,所以消费者开始罢用所有“一洗黑”产品,这种不理性的“株连”,势必殃及无辜,使这一产品的所有生产商、销售商遭受灭顶之灾。

    

    二、历史渊源

    1、2006年4月16日,同样是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一则新闻《经常染发易导致白血病》就曾引起了一场“染发致癌”的大讨论,导致百姓谈“染”色变,抵制购买,染发剂市场急剧萎缩。

    2、索芙特、霸王等功效型洗发水的成功使得洗发水生产商看到了功效型、差异化产品的巨大市场空间,也让原先元气大伤的染发剂生产商看到了一线生机。

    3、由于染发类属于“特殊化妆品”,正规操作的各项成本、时间成本非常高昂,使得一些厂家打擦边球,嫁接黑发概念,给染发剂穿上洗发水的马甲,一如前几年穿着药品马甲的保健品,低成本投入快速上马。

    4、吃螃蟹者挖到了第一桶金,也成就了几家“一洗黑”企业,于是仿制追随者络绎不绝,最终导致市场泛滥,良萎不齐。

    

    三、具体剖析

    1、具有冒险精神的广东商人在尝试中找到了新市场空间,这一开拓精神值得肯定;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夸大宣传、打擦边球、以消费者健康为代价的做法应该揭露曝光。

    2、在缺乏引导、监管缺位、正规手续繁杂不具操作性的情况下,部分厂家急功近利走了近路,监管部门在产品大规模上市后也没有及时跟进,导致泛滥。

    洗发水的适用群体、市场容量远远大于染发剂,厂家故意隐瞒以期获得更大市场份额与利润空间,这是商人逐利的表现,但市场缺乏监管、引导机制是使之泛滥的深层原因。

    广东某一洗黑生产厂家告诉C2CC记者,大家都明白要生产染发类化妆品(如染发香波、染发膏、染发粉)属于特殊化妆品,要获得卫生部颁发的“卫妆特字”特殊用途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才能生产销售,但此过程异常繁杂,费时费力不说,往往连当地主管分支机构都搞不清楚流程;如对产品配方、原料的送检,往往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往往是当所有批准文书准备好了,市场的风向却变了,消费者已经不再选择该类产品。

3、更有不法商人走了歪路,为了效果、成本,添加违禁原料。

    正如一些护肤品企业为了快速美白等添加见效快但有严重副作用的重金属原料一样,要想头发立即变黑,最快的方法就是添加苯二胺。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添加了“对笨二胺”,该产品就属于“染发类”化妆品,必须作为特殊化妆品类管理和宣传,这样产品的市场空间就马上变小。更恶劣的是有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添加了价格更便宜但变黑效果更快的致癌物质“间笨二胺”。

    

    四、亡羊补牢

    1、违法企业,取缔决不手软

    对于三无厂家,在“一洗黑”产品中添加了“间苯二胺”的厂,必须立即停止生产与销售,无条件退货、赔偿,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间苯二胺”是一种工业染料,主要使用于毛皮染料和水泥促凝剂,它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三致”物质(就是可以引起致突变作用致癌作用和致畸作用的物质),是严禁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在洗发水中添加“间苯二胺”,就如同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是为了节省成本而做出的伤天害理之事,是有违法理的恶劣行径,必须无条件立即改正,并接受相关部门的整改。而且建议相关管理部门严加整顿,该关停的关停,该罚没的罚。

    2、违规企业,改过自新争取从轻发落

    对于打擦边球,将染发剂作洗发水销售的企业,应该立即停止违规行为,严格按照特殊化妆品生产许可与流程,并在产品包装及说明中标示。所有企业都要明白,任何的市场不规范都是暂时现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要抱侥幸心理,踏踏实实做事。

    洗发水中加入“对苯二胺”就不能再算洗发水,就是染发剂。合格的染发剂都应该在包装上标明含有对苯二胺的警示语,为了防止出现过敏反应,还提示在染发之前进行皮肤测试,并要求不可频繁使用。

    通过在卫生部网站的查询,到目前为止全国仅有北京先明、上海汉高、广东瑞虎三家企业的五个产品根据规范流程已取得了“一洗黑”相关五个产品的“卫妆特字”生产许可证。除了下表中列明的产品,其它所有的“一洗黑”目前均为“黑户口”,如不及时补办证件手续,都有可能会查处。

    3、相关主管部门、监督机构,做好服务工作,完善立法,强化流程,对违法违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整顿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早在2006年4月央视第一次曝光后,各地卫生、药监等部门同样风风火火地折腾了一把。事后,卫生部也曾表态“染发可能致过敏,但致癌证据不足”,中国美容美发协会也称染发致癌没有根据,在2006年底,欧盟禁止使用22种染发原料的规定正式执行,再次引发了一场争论。但每次在风波过后,除了辽宁消协曾发布了2007年第一号消费提示外,相关部门也就未对此原料再进行界定,不了了之。

    而且在08年4月份,首邦的生产厂家就承认,“首邦一洗黑”就是染发剂,但迟迟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更是使得观望仿制的企业壮了胆子。这也给相关部门敲了警钟,一个监管不到位的市场,必定是混乱的市场。

4、业内厂家,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然

    此类事件,最终引发的是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不信任,对每个企业都是一次危机,甚至是灭顶之灾。行业内的所有企业与从业人员都应从此次事件中吸引经验教训,凭良心做事,不赚昧心钱。

    同时,正规染发类产品生产商,也要做好相应的产品提示、客户过敏应急预案。如国际名牌欧莱雅的染发剂就曝出过英国少女染发后变“象脸”的事故。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五、后续报道

    本文在成文过程中,C2CC收到了广东省药监局发来的传真。据悉,最近被媒体曝光的“一洗黑”洗发水均是盗用批准文号生产的违规、假冒产品,是违规产品、无证产品,市场上取得许可批件生产的“一洗黑”合格产品是禁用致癌物质的。

    染发类化妆品属于九大类特殊化妆品之一(指国家《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的育发、染发、烫发、脱发、美乳、健美、除臭、去斑、防晒产品),不管产品是否称为“一洗黑”,只要说明书注明有染发功能,都必须“持证”生产,禁用致癌物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对企业的投料和生产记录等进行监管,一旦发生问题将依法严肃查处。

(OEM代加工网:

上一篇:《湖南省药品和医疗器械流通监督管理条例(草案)》

下一篇:这样的“保健品”将会被禁止


秋季:合理膳食 祛斑更有效

喂宝宝,普及科学知识

保健品行业仍然“朝阳” 行业怪圈

市保健品安全 “正源行动”锁定四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