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T恤 卫衣 普通食品 成人保健 普通饮品 休闲裤 内衣

保健品就是保健品,不能当药品卖

2014年04月25日  来源:互联网  OEM代加工网

东北网齐齐哈尔6月22日讯如今,一些推销保健品的人,把眼光瞄向了“银发一族”,他们通过咨询义诊、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手段推销保健品,把一些中老年人聚集起来,先免费检查身体,再忽悠他们购买保健品,致使一些老年人花了大把的冤枉钱。

  李老伯今年八十多岁,5月末的一天,他和老伴去早市买菜,在早市入口遇到了两个穿白大褂的人,摆上桌子,称免费给老年人量血压,并对老年人高血压状况进行评估。李老伯和老伴先后量完血压,随后又填了张表,把自己的姓名和电话留给了他们。

  过了几天,李老伯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让他和老伴先去某医院免费体检,然后再去某酒店听健康知识讲座。李老伯说,当时去了不少老年人,给他们上课的是一个自称北京某医院的张教授。刚开始时,讲课内容是一些关于老年病防治方面的知识,后来,就开始推销起一种名为“银红胶囊”的“药”来。张教授说他和老伴的血压有些偏高,需服用这个“药”6—8个月,病就会好。老两口经不住“忽悠”,相信了他的话,花了2490元,买了5大盒。

  回到家后,李老伯打开一盒,看过说明书,才知道是保健品,而非药品。老两口吃了一大盒后,一点儿效果都没有,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花了冤枉钱。于是,李老伯来到市消费者协会进行了投诉。

  记者在市消费者协会得知,现在有不少老年人都有过这样类似的遭遇。对此,市消协提醒老年消费者,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遇到推销者提供的各种免费服务,不要轻易相信推销者的宣传,注意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品的治疗功效,老年人有病要及时到大医院就诊。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及时到有关部门投诉。

(OEM代加工网:

上一篇:父亲们的“保健器械”情结

下一篇:“夏季督查”,在河北省药监局展开


秋季:合理膳食 祛斑更有效

喂宝宝,普及科学知识

保健品行业仍然“朝阳” 行业怪圈

市保健品安全 “正源行动”锁定四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