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5日 来源: 青年时报 OEM代加工网
“评选诚信企业,我们要看有没有夸大宣传,生产过程是否严格把关,信誉度高不高等。”林莹说,浙江有5家单位成为首批诚信企业,诚信企业须3年内未受处罚。
中国保健协会贾亚光副秘书长说,国内第一批行业企业信用等级初评结果公布,全国只有3家评上等级。不少企业走不出信用危机:“上市产品和报批产品不同,替换成便宜的原材料;降血糖的说成治疗糖尿病的,夸大功能作用,都成了行业潜规则。”
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去年对2841户家庭进行保健食品消费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58.6%的被调查者不清楚保健食品、药品和普通食品的区别。其中有33.1%的人错把保健食品当成药品,39.2%的人错认为保健食品可以治疗疾病,51.6%的人错认为保健食品具有药物功能。
“不少减肥产品,违法添加药物成分,并虚假宣传,老百姓不知道,服用后对身体造成危害。从杭州市场上查处的情况看,这些违法保健品以外省的居多。"
在杭州,一种新销售方式引起有关部门注意。林莹说,不少中老年人会收到一些小广告,被邀请去某宾馆参加保健品会议,结果上当受骗。其实,这种销售模式在北方多见。“在他们蠢蠢欲动时,协会已注意到这倾向,将集中规范管理。”
“购买保健品,应认准‘蓝帽子’,这是国家认定的保健食品特属标记。”林莹说,保健食品不能添加药物成分,也不能打擦边球宣传功效,如果功能很多,最好不要买。
保健品不是药品,市民买虚假产品,往往不知去哪里投诉。林莹提醒,如果是在市场上买到虚假保健品,可以去工商局投诉。如果在生产企业购买的,可以找药监、质监部门投诉,还可以找消费者保护委员会。
“杭州市场的保健品,总体质量不错。但因原材料涨价,下一步要简化外包装,让老百姓都买得起。”
上一篇:保健品B2C行业探秘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