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再度发文,药店转型方向来了?!事关营养保健类健
2024年08月28日 来源:互联网 OEM代加工网
国家层面两度发文!营养保健类健康消费或将迎来新的发展红利期,零售药店未来转型方向有了政策性指引。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征集拟纳入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建议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向社会公开征集拟纳入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建议,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科研优势,鼓励引导个人、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等参与保健食品新功能开发评价,促进高质量产品研发供给。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通过开设咨询和渠道服务,支持保健食品新功能研究,培育保健食品领域新质生产力,服务大健康产业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的《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非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曾将保健功能由原来的27个缩减到24个。本次《公告》的发布,明确提出鼓励单位或者个人在开展保健功能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拟纳入保健功能目录的建议,或有扩充《目录》中保健功能的意味。
8月13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也特别强调要“培育壮大健康新型消费,强化零售药店健康促进、营养保健等功能”。
8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在分析2024年7月消费亮点时表示,我国新型消费不断拓展,健康消费正成为三大消费新趋势之一。
从文件来看,国家层面政策指向在一定程度上为零售药店未来转型方向与发展趋势提供了政策性引导。未来零售药店可以在提供售药服务的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健康保健、健康促进方面的增值服务。
营养保健类健康消费不仅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还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自“健康中国2030”战略出台,我国不断细化落实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等部署,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后疫情时代,国民健康观念更是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已病图治到防慢病治未病,从被动应对性诊疗到主动常态性预防保健。
随着全面健康意识的觉醒,消费者对高质量健康服务的需求逐步升级,促使大健康产业消费市场持续升温,而保健食品作为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辅助手段,市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力。当“防病于未然”的理念逐成为主流,叠加国家政策层面予以扶持,保健品正在迎来新一轮的红利期。
据艾媒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达3282亿元,预计2027年有望达到4237亿元。
未来中国保健食品市场在全年龄层级、各个市场层级,都存在着巨大的机会,保健品主力消费人群不再是老年人,据《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中国18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健康养生消费人群的83.7%,药食同源+滋补类成为新生代消费选择。而年轻的消费群体,正好是零售药店在转型升级下迫切想要吸引的人群。
零售药店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康促进和营养保健方面有着巨大优势。
就营养保健而言,首先,线下药店专业性强,可以起到品牌背书作用,调查显示,线下药店是营养品、特别是“蓝帽子”保健品的重要销售渠道之一。
不仅如此,部分地区在政策上也有所扶持。以重庆为例,近日重庆市药监局在发布的《重庆市药品零售经营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允许药品零售企业可以不凭处方开架销售食药同源(含可用保健食品的中药)且单味独立预包装的中药饮片。
更重要的是,随着医药政策改革以及市场环境竞争加剧,零售药店市场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在更广阔的健康市场领域里寻找新的机会。而引入更多元化的健康产品,如营养品、保健品、药食同源产品等,作为零售药店多元化经营手段,不仅能带来增量机会,同时也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中国保健品市场正处在发展中早期,但需要提醒的是,药店如果想要在保健品市场找到新的发展机遇,需要在品类结构、销售模式、需求群体等多维度进行全面、深刻、精准分析研究,不能再沿袭简单的产品售卖的模式,而应该加入更多增值健康服务,以实现经营差异化。
从更广的视角来看,零售药店除了可以进行品类多元化探索、深耕保健养生市场外,还可以在专业化方面发力,在健康咨询、慢病管理、药疹结合、院店合作等多方面提升专业化综合健康服务能力,持续发挥其健康促进作用。通过多元化经营和专业化服务,穿越市场周期。
来源:搜药、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OEM代加工网: